計算機應用專業
發布時間: 2020-06-12 10:11
課程標準
一、課程要求
(一)公共基礎課程設置及要求 1. 德育(142學時,8學分)
德育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職業生涯和職業理想教育,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和法律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形成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和成才觀,初步具有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增強職業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形成,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和就業與創業的準備。
2. 語文(177學時,10學分)
語文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語言文字,對學生進行普通話訓練、現代文閱讀與欣賞訓練、文言文閱讀與欣賞訓練、實用文體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訓練、信息搜集整理與運用能力訓練。注重應用文寫作能力的訓練,為計算機項目的策劃與實施提供基本語言的支持,加強語文實踐,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
3. 英語(124學時,7學分)
英語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本技能訓練,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訓練。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聽懂英語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同時結合計算機專業要求,滲透計算機專業英語的學習,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計算機職業場景中的應用能力。
4. 數學(177學時,10學分)
數學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數學運算能力和計算工具使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數形結合、邏輯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5. 體育與健康(178學時,10學分)
體育與健康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傳授體育與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識、體育技能和方法,使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識和技能,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通過科學指導和安排體育鍛煉過程,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全面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應對挫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6. 計算機應用基礎(70學時,4學分)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通過學習計算機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微機操作系統、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和演示文稿軟件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操作方法,進一步了解、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具有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掌握現代辦公中的文字處理、表格設計、演示文稿、網上瀏覽、電子郵件通信等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同時,為進一步學習計算機有關知識打下基礎,體驗利用計算機技術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發布信息的過程,逐漸養成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團隊協作意識。
7. 公共藝術(35學時,2學分)
公共藝術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通過藝術作品賞析和藝術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藝術門類的基本知識、技能和原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美和藝術美的能力。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藝術欣賞方法,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8. 歷史(36學時,2學分)
歷史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中國國情,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讓學生正確看待家鄉,了解祖國的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優勢與不足,激發學生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而貢獻自己才智的自覺性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二)專業基礎課程設置及要求
(1)常用辦公軟件(51學時,3學分)
常用辦公軟件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Windows操作系統的基本應用,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處理軟件以及演示文稿軟件等常用辦公軟件的使用,因特網的基本應用,使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具有操作計算機和使用現代化辦公軟件的基本能力,為學生以后利用計算機進行相關的信息處理奠定基礎。
(2)常用工具軟件(72學時,4學分)
常用工具軟件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系統工具軟件、圖形圖片處理軟件、音視頻軟件、網絡工具軟件等常用軟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使學生了解各種常用工具軟件的相關知識,掌握各種常用工具軟件的特點及基本操作并能靈活運用,學會運用常用工具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文字錄入(34學時,2學分)
文字錄入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學習各種中英文錄入的基本知識和技巧,使學生了解各種常用的漢字輸入法,能熟練掌握中英文盲打技術和五筆字型輸入法,并能從事文字錄入方面的工作,同時具備處理辦公事務、文字排版的基本技能。
(4)數據庫應用(90學時,5學分)
數據庫應用基礎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數據庫的基本概念、數據的查詢、窗體的設計與使用、報表的設計與使用、宏及模塊的相關知識,使學生了解數據庫系統的基礎知識,掌握數據庫的基本操作,熟悉數據庫的基本原理及數據庫程序設計方法,能夠開發簡單的數據庫應用程序,從而具有計算機信息管理的初步能力。
(5)計算機網絡基礎(108學時,6學分)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計算機網絡基本原理、數據通信基本原理、常用通信設備、計算機網絡組成和分類、計算機網絡協議ISO/OSI、TCP/IP、局域網原理和網絡互聯技術、Internet與Intranet、網絡管理、網絡安全技術等內容,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網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6)平面設計(108學時,6學分)
Photoshop圖像處理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平面設計的基本理論、平面設計的顏色模式理論、平面設計的基本方法與技巧,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圖形設計領域的前沿知識,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和色彩理論,掌握各種工具和濾鏡的使用方法,學會濾鏡、通道、路徑和蒙版等工具的處理技巧,學會運用各種技術處理實際項目,能進行一定的創意設計。
(7)網頁設計與制作(90學時,5學分)
網頁制作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網頁制作的基礎知識、基本流程和基本操作,使學生了解網站設計和發布的流程,能熟練使用網頁制作工具進行中小型網站的設計、制作與維護,具備運用程序設計與數據庫進行簡單動態網站設計與編輯的能力。
(8)動畫制作(108學時,6學分)
Flash動畫制作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二維動畫的基本工具的應用、基礎動畫制作、場景繪制及各類動畫制作技巧,使學生了解二維動畫的發展,了解各種動畫類型,掌握各種基礎動畫的制作技巧,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開發完成完整的二維動畫作品。
(9)計算機組裝與維修(102學時,6學分)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計算機各部件的類型、性能和組成以及系統設置、調試、優化升級等基本知識,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件結構及相互聯系和作用,掌握計算機組裝、維護與計算機常見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能夠熟練組裝微型計算機,學會常用的維修、維護方法。
(三)專業技能方向課程設置及要求
動漫設計與制作方向:
(1)影視后期制作(192學時,11學分)
影視后期制作是計算機應用專業一門專業方向必修課程。主要學習音視頻信息的捕獲、剪輯、合成,能進行配音、配樂、字幕、特技等的后期制作,能夠為從事網站開發與管理工作加工處理音視頻素材,能為企事業單位制作宣傳片。
(2)三維動畫制作(204學時,11學分)
三維動畫制作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方向必修課程。主要學習平面、三維圖形的繪制、室內外裝飾和建筑設計、影視廣告合成制作、場景加入物體、畫面燈光、攝影機、光源的設置、材質的編輯,動畫制作等,使學生具有平面及三維圖形的繪制能力、室內裝飾設計能力和廣告設計能力。
(3)電腦美術(90學時,5學分)
電腦美術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方向必修課程。主要學習美術常識、色彩與構圖的原理與屬性、色彩與構圖的表現方法等,使學生熟悉不同風格設計思路所表達的心理與情感,掌握視覺傳達藝術表現的基礎技能,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欣賞力,為動漫的設計制作奠定美學基礎。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方向:
1.
電腦常見故障診斷與排除(180學時,10學分)
2.
電腦美術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方向必修課程。主要學習美術常識、色彩與構圖的原理與屬性、色彩與構圖的表現方法等,使學生熟悉不同風格設計思路所表達的心理與情感,掌握視覺傳達藝術表現的基礎技能,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欣賞力,為動漫的設計制作奠定美學基礎。
(2)計算機外部設備使用與維護(162學時,9學分)
計算機外部設備使用與維護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方向的的一門專業技能課程。主要學習計算機各種外部設備的使用與日常維護(打印機、復印機、一般網絡設備等),通過系統的課堂講授與實驗練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外部設備的基本理論,并能夠熟練進行使用和維護。
(3)電腦芯片級維修(144學時,8學分)
電腦芯片級維修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方向的一門專業技能課程。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勝任硬件維修的工作,掌握常見的芯片級維修工具的使用,能夠進行電路的分析和檢測、能夠對主板、板卡和接口進行檢測和維修,能夠恢復各種軟、硬故障引起的數據丟失,同時培養學生職業素質,鍛煉學生的方法與社會能力。
網絡搭建與管理方向:
(1)網絡服務器配置與管理(180學時,10學分)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的一門專業方向必修課程。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能夠熟練進行Windows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安裝、配置,掌握活動目錄、DNS、DHCP、FTP、Web、電子郵件等常用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了解Linux服務器的安裝過程并能進行簡單管理。
(2)網絡設備的安裝和調試(162學時,9學分)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的一門專業方向必修課程。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無線設備的安裝、配置、調試與維護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訓操作方法,了解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學會網絡設備的管理與維護。
(3) 網絡綜合布線技術(144學時,8學分)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網絡搭建與管理方向的一門專業技能課程。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綜合布線的結構,學會在實際工程中綜合布線系統的方案設計、工程施工、測試、組織驗收和鑒定。
(四)任意選修課程設置及要求
任意選修課分為公共基礎類選修課、專業技能類選修課二個模塊。
(1) 公共基礎類選修課模塊由《安全與環境》、《心理健康》、《禮儀規范》、《普通話口語交際》四門課程組成,占6個學分,需107個學時,分4個學期開設。
(2) 專業技能類選修課模塊由《辦公軟件高級應用》、《AutoCAD》、《程序設計》、《數碼產品使用與維護》、《網絡安全技術》五門課組成,占12個學分,需207個學時,分5個學期開設。
二、時間進度
(一)教學時間安排
學期 | 教學實訓(理實一體) | 復習考試 | 入學教育及軍訓 | 頂崗實習 | 機動 | 假期 | 全年周數 |
一 | 17 | 2 | 1 | 1 | 10 | 52 | |
二 | 18 | 2 | 1 | ||||
三 | 18 | 2 | 1 | 10 | 52 | ||
四 | 18 | 2 | 1 | ||||
五 | 18 | 2 | 1 | 4 | 46 | ||
六 | 20 | 1 | |||||
總計周數 | 89 | 10 | 1 | 20 | 6 | 30 | 150 |
(1)課程結構
*選修課模塊
*頂崗實習
*專門化實訓
*企業項目實訓
*崗位體驗
*綜合實訓
*專業技能類
*公共基礎類
*辦公軟件高級應用
*AutoCAD
*程序設計
*數碼產品使用與維護
*網絡安全技術
*禮儀規范
*普通話口語交際
*心理健康
*安全與環境
*電腦常見故障診斷與排除
*計算機外部設備使用與維護
*電腦芯片級維修
*網絡服務器配置與管理
*網絡設備的安裝與調試
*網絡綜合布線設計與施工
*三維動畫制作
*影視后期制作
*電腦美術
*技能方向課程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
*設計
*網絡搭建與管理
*動漫設計與制作
*專業基礎課程
*常用辦公軟件 常用工具軟件 文字錄入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 動畫制作
*數據庫應用 平面設計 網頁設計與制作 計算機網絡基礎
*歷史
*體育與健康
*計算機基礎
*英語
*數學
*公共基礎課程
*公共藝術
*語文
*德育
各類課程所占比例:
課程類型 | 公共基礎課 | 專業基礎課 | 技能方向課 | 選修課 | 專門化實訓 | 頂崗實習 |
課時數 | 939 | 763 | 654 | 314 | (180) | 600 |
所占比例 | 28.5% | 23.1% | 19.8% | 9.6% | (5.5%) | 18.2% |
課程 類別 |
序 號 |
課 程 名 稱 | 學時 | 學分 | 各學期周學時安排 | 占總 學時 比例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 周 |
20 周 |
||||||||
公共 基礎 課 |
必 修 |
1 | 德育 | 142 | 8 | 2 | 2 | 2 | 2 | 28.5 | |||
2 | 語文 | 177 | 10 | 3 | 3 | 2 | 2 | ||||||
3 | 數學 | 177 | 10 | 3 | 3 | 2 | 2 | ||||||
4 | 英語 | 124 | 7 | 2 | 2 | 2 | 1 | ||||||
5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70 | 4 | 2 | 2 | ||||||||
6 | 體育與健康 | 178 | 10 | 2 | 2 | 2 | 2 | 2 | |||||
7 | 公共藝術 | 35 | 2 | 1 | 1 | ||||||||
8 | 歷史 | 36 | 2 | 1 | 1 | ||||||||
選 修 |
1 | 禮儀規范 | 17 | 1 | 1 | 3.2 | |||||||
2 | 普通話口語交際 | 18 | 1 | 1 | |||||||||
3 | 心理健康 | 36 | 2 | 2 | |||||||||
4 | 安全與環境 | 36 | 2 | 2 | |||||||||
專 業 技 能 課 |
專業 基礎 課 |
1 | 常用辦公軟件 | 51 | 3 | 3 | 23.1 | ||||||
2 | 文字錄入 | 34 | 2 | 2 | |||||||||
3 | 常用工具軟件 | 72 | 4 | 4 | |||||||||
4 |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 | 102 | 6 | 6 | |||||||||
5 | 平面設計 | 108 | 6 | 3 | 3 | ||||||||
6 | 數據庫應用 | 90 | 5 | 5 | |||||||||
7 | 動畫制作 | 108 | 6 | 6 | |||||||||
8 | 網頁設計與制作 | 90 | 5 | 5 | |||||||||
9 | 計算機網絡基礎 | 108 | 6 | 6 | |||||||||
技 能 方 向 課 |
動漫設計與制作方向 | 1 | 三維動畫制作 | 204 | 11 | 6 | 8(12周) | 19.8 | |||||
2 | 影視后期制作 | 192 | 11 | 16(12周) | |||||||||
3 | 電腦美術 | 90 | 5 | 5 | |||||||||
4 | 動謾設計與制作綜合實訓 | 168 | 10 | 6周 | |||||||||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方向 | 1 | 電腦常見故障診斷與排除 | 180 | 10 | 6 | 6(12周 | 19.8 | ||||||
2 | 計算機外部設備使用與維護 | 162 | 9 | 5 | 6(12周 | ||||||||
3 | 電腦芯片級維修 | 144 | 8 | 12(12周) | |||||||||
4 | 維修綜合實訓 | 168 | 10 | 6周 | |||||||||
網絡搭建與管理方向 | 1 | 網絡服務器配置與管理 | 180 | 10 | 6 | 6(12周) | 19.8 | ||||||
2 | 網絡設備的安裝與調試 | 162 | 9 | 5 | 6(12周) | ||||||||
3 | 網絡綜合布線設計與施工 | 144 | 8 | 12(12周) | |||||||||
4 | 網絡硬件連接實訓 | 84 | 5 | 3周 | |||||||||
5 | 網絡服務器安裝與配置實訓 | 84 | 5 | 3周 | |||||||||
選修課 | 1 | 辦公軟件高級應用 | 51 | 3 | 3 | 6.3 | |||||||
2 | AutoCAD | 36 | 2 | 2 | |||||||||
3 | 程序設計 | 36 | 2 | 2 | |||||||||
4 | 數碼產品使用與維護 | 36 | 2 | 2 | |||||||||
5 | 網絡安全技術 | 48 | 3 | 4(12周) | |||||||||
頂崗實習 | 600 | 30 | 30 | 18.2 | |||||||||
入學教育及軍訓 | 30 | 2 | 1周 | 0.91 | |||||||||
周學時及學分合計 | 30 | 183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100 | ||||
總學時 | 3300 |
(一)師資隊伍
(1)人員結構
通過培養與引進結合,業務進修與下企業實踐結合等方式,促進師資隊伍的結構優化,全面提高專業教師隊伍素質。
學?,F有專任教師91人,專任教師與學生人數比例為1:19.4%;
在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數18人,占專任教師比例為20%;
學校專業教師人數為55人,占專任教師的60.4%,其中雙師型教師人數為14人,占專業教師比列為30.4%;
學校專任教師人數充足,結構合理,能滿足正常的教學、實習實訓需要。
(2)考核標準
專任教師一般不少于60人,師生比例達到1:20.專任教師學歷應達到國家有關規定。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數不低于20%。專業教師數應不低于本校專任教師數的50%,期中雙師型教師不低于30%。每個專業至少應配備具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核心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2人。聘請有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應占本校專任教師總數的20%左右。
專任專業教師應具有計算機類專業本科以上學歷;三年以上專任專業教師,應達到“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公布《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非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證書目錄(試行)》的通知”文件規定的職業資格或專業技術職稱要求,如計算機操作員(高級)、高級印前制作師、辦公設備維修工(技師)、計算機維修工(高級工)等。
專業教師為人師表,從嚴治教,能開展理實一體化和信息 化教學,積極參加教學改革課題研究和各種競賽,努力撰寫論文并發表于市級以上刊物或獲獎;專任專業教師平均每兩年到企業實踐不少于2個月;兼職教師須經過教學能力專項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每學期承擔不少于30學時的教學任務。
(二)教學設施
(1) 校內實訓室
校內實訓室一覽表
序號 | 實訓室名稱 | 主要功能 | 主要設備 |
1 | 微機室 | 基本軟件的操作實訓 | 教師用電腦、微機工作臺、計算機、交換機、穩壓電源、路由器、機柜 |
2 |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室 | 計算機組裝、檢測、維修 | 主機、顯示器、穩壓電源、投影儀、檢測維修臺、計算機散件、計算機外設、檢測與維修工具 |
3 | 平面裝潢設計實訓室 | 平面裝潢設計 | 投影機、計算機、交換機、配線架理線器、機柜、穩壓電源、數碼相機、綜合布線、路由器 |
4 | 動漫設計工作室 | 動漫設計與制作 | 顯示屏、主機、設計桌、工作桌、工作椅、顯示器、學生電腦 |
5 | 藝術設計工作室 | 藝術設計 | 電腦、投影儀、沙發、茶幾、工作臺、工作椅 |
校外實習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實習規模并相對穩定的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和社會實踐的重要場所。實習基地建設直接關系到實習質量,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根據本專業的學生規模建立相應數量的校外實習基地。
校外實習基地應達到下列要求:
1.實習項目、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符,能滿足實習教學任務的要求;
2.能提供教學計劃規定的實習場地和指導人員,擁有一支素質較高的技術人員和職工隊伍;
3.實習基地接受本專業一定規模的教師與學生開展實習,三年內基本保持穩定;
4.能滿足實習學生的學習、勞動保護和安全等方面的條件。
校外實訓基地一覽表
序號 | 校外基地名稱 | 依托單位 | 主要功能作用 |
1 | 動漫設計與制作實訓基地 | 安盛集團 | 動漫實訓 |
2 | 網絡搭建與管理 | 安盛集團 | 計算機網絡實訓 |
3 |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基地 | 安盛集團 |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 |
4 | 平面設計 | 麥光光有限公司 | 平面設計實訓 |
5 | 多媒體制作實訓基地 | 麥光光有限公司 | 動漫實訓、多媒體實訓 計算機應用實訓 |
6 | 3C服務中心 | 麥光光有限公司 | IT服務 |
根據計算機應用專業特點,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相適應的課程體系。結合中職學生綜合素質普遍偏低,學習基礎普遍較差,堅持課程教材立體化、實用化、現代化,堅持課程設置對接職業能力要求,將職業技能資格證考證知識與理實一體化教學相融合。
規范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并根據行業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將最新的學科前沿、計算機發展、科研成果融入課堂教學。以課程為載體,將計算機應用專業各項能力,融入貫穿于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并利用職業技能大賽集中強化學生能力。
(四)教學方法
(1)根據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和本專業教學特點,第三學年按專業方向安排專業課和技能實訓課及教學實習,第六學期安排企業頂崗實習。
(2)學校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就業崗位需要以及目前學校自身的辦學條件和學生就業情況,設置3個專業方向,分別是動漫設計與制作方向、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方向和網絡搭建與管理方向。學生可按本專業設置的特色方向,選擇某一方向的課程項目進行訓練。
(3)實施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教室建在機房,把企業引入學校”,形成“課堂與崗位”、“教學與實訓”相互融合的培養平臺,推行“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師指導下模擬企業工作項目,實現課堂與實訓合一,教學與技術開發、服務合一,讓學生切實體驗工作流程,實現從學校向工作崗位的“零過渡”,從學生向企業員工的“零轉變”。
(4)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按照學校“四六三”教學改革分組模式將學生分小組,做好人員分工。教師示范與學生分組討論、訓練互動、學生提問與教師解惑、指導相結合,體現“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理念。
(5)建設計算機專業特色文化,促進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緊密結合,構建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的環境氛圍。
(6)逐步建設全真性職場教學環境,根據教學要求新建網絡實訓室并不斷完善已有實訓室。合理設計校內實訓室的人文環境、工位配置、操作規程和標準、人員配置以及環保規范等,提升實訓室的軟環境建設水平,搭建理實一體化職場教學平臺,為學生的實驗實習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實現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的無縫隙對接。
(7)建立學校、合作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的教育質量多方互動評價機制,形成多元主體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的“準員工化”、分級分層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質、創業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評價,突出技能和規范標準化及熟練化的考核。
(五)學習評價
由學校、用人單位共同實施評價,基本素養和文化知識及技能主要由學校通過學生課程學習的作業、課堂提問、出勤、考試、技能考核等進行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頂崗實習評價以實習單位為主,通過實習考勤、實習記錄、實習報告、實習表現等方面,結合實習指導教師的評價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1.基本素養評價
基本素養包括品德素養、團隊合作、敬業精神、組織協調三個方面。具體要求:
品德素養:誠實守信、公平正直、吃苦耐勞、文明禮貌、勤儉自強、樂于助人。
團隊合作: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能與人和諧相處,團結協作。
敬業精神:有很強的事業心和主人翁責任感,追求崇高的職業理想,對學習和工作態度認真踏實,恪盡職守、精益求精、具有奉獻精神。
組織協調:能積極參與組織各項社團活動、文體活動,有很強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
2.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評價
專業素養包括文化知識、專業基礎、專業技能三個方面。具體要求:
文化知識:文化基礎好,知識面寬,開設的公共課學的扎實,信息處理能力強。
專業基礎:開設的專業領域的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常識掌握到位,專業知識面開闊。
專業技能:開設的專業領域的專業核心課程的理論知識學的扎實,能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際操作,動手能力強,與崗位要求實現對接。
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成績構成:按照壽光市職業教育中心學??荚嚬芾硪幎▓绦?。
3.頂崗實習評價
考核成績參照實習單位鑒定以及學生個人的實習考勤、實習記錄、實習報告、實習表現等進行綜合評定,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成績及格及以上者獲得相應的頂崗實習學分。
(1)優秀
實習態度端正,遵守實習紀律,能很好的完成實習任務,達到實習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全部要求,實習報告能對實習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并能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成績優異。
(2)良好
實習態度端正,遵守實習紀律,能較好的完成實習任務,達到實習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全部要求,實習報告能對實習內容進行比較全面、系統的總結,并能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成績良好。
(3)一般
實習態度基本端正,能較好的遵守實習紀律,達到實習課程標準中規定的主要要求,實習報告能對實習內容進行比較全面的總結。
(4)及格
實習態度基本端正,能較好的遵守實習紀律,基本完成實習任務。達到實習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基本要求,能完成實習報告。但不夠完整、條理。
(5)不及格
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均為不及格:未達到實習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實習報告不認真,或內容有明顯錯誤;未參加實習的時間超過全部時間三分之一者;實習中有違紀行為,造成惡劣影響者。
(六)質量管理
1. 制度建設
教學管理制度。為了保障理論與實踐教學的順利實施與運行,學校制訂了統一的教學管理制度。
頂崗實習制度。教學部制訂《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辦法》,使頂崗實習教學環節有組織、有計劃、有考核,有落實,保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積極爭取政府支持。積極爭取政府部門的支持,大力宣傳,充分發揮協調作用,并在師資配備和教學設備購置等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
l 合作雙方簽訂協議,明確職責,規范雙方的行為。學校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保證企業用人的優選權,為企業提供培訓、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企業保證在設備、場地等條件上的支持及人員的支持,保證學生實訓任務的安排。
l 加大對學生和家長的宣傳力度,調動學生參與校企合作的主動性。
l 教學部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標和獎懲措施。將開展校企合作工作情況納入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不斷檢驗、改進校企合作工作。
2. 教學質量監控
按照學校教學模式評價要求,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課堂教學教師工作狀態評分細則(權重40%)
課堂教學教師工作狀態評價表
評估 項目 |
評估標準與等級 | ||
A級 | B級 | C級 | |
儀表 (20分) |
服裝整齊,著正裝。 (16-20分) |
未著正裝,但服裝整齊、得體。(12-16分) | 服裝不整齊。 (<12分) |
精神狀態(20分) | 精神集中,情緒飽滿。 (16-20分) |
神情不自然,比較緊張。 (12-16分) |
無精打采,心不在焉。 (<12分) |
形體姿態(20分) | 始終保持良好站姿,沒有多余的小動作,并能通過得體的肢體語言調動學生。 (16-20分) |
保持良好姿態,沒有太多的小動作。 (12-16分) |
姿態不端正、不得體,有很多不良小動作。 (<12分) |
語言表達 (20分) |
吐字清晰,語速、音量適中并起伏變化,富有感染力。 (16-20分) |
吐字清晰,音量適中。 (12-16分) |
語音含糊、音量過高或過低,語速快或慢,學員聽不清。 (<12分) |
教學開關 (20分) |
開關運用得當,師生互動好。 (16-20分) |
能夠使用課堂開關,師生互動較好。 (12-16分) |
開關運用欠合理,師生互動少 (<12分) |
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表
評估 項目 |
評估內容 | 評分等級 | ||
A級 | B級 | C級 | ||
教學目的 (20分) |
目標明確具體,符合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目標體現學科性和專業化的統一, 讓學生了解目標,并對學生達到目標的過程有分析和認識 | 16-20分 | 10-15分 | <10分 |
教學方法 (20分) |
教與學方法的選用符合內容需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設師生對話的氛圍;重視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注意學習方法指導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恰當運用學校制定的職場導學教學模式,合理使用多媒體;課堂評價準確、多元化 | 16-20分 | 10-15分 | <10分 |
教學內容 (20分) |
教學文件齊全,任務書、工作頁設計合理;內容正確,無知識性、科學性錯誤;教學重點突出,難點處理得當;結合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聯系專業,適時適量拓展;內容符合學科特點,符合學生認知水平 | 16-20分 | 10-15分 | <10分 |
教學程序 (20分) |
團隊組建合理,教學環節按照職場導學各種課型環節組織教學,過程安排合理,層次清楚,環節緊湊,活動轉換自然、妥當;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注意調整和控制教學過程;體現實踐性和綜合性,突出能力的培養。 | 16-20分 | 10-15分 | <10分 |
教學效果 (20分) |
課堂效果評價形式靈活,評價表設計合理;教學成效顯著,目標達成度高;課堂氣氛和諧,學生思維活躍,參與意識強,注意力集中。 | 16-20分 | 10-15分 | <10分 |
序號 | 評價內容 | 評分等級 | ||
A級 | B級 | C級 | ||
1 | 教學文件齊全(包括實訓指導書、適用的實訓器材、工作頁等) | 8-10分 | 6-8分 | <6分 |
2 | 實訓室整齊,設施、材料齊全,設備完善,完善率95%以上。 | 8-10分 | 6-8分 | <6分 |
3 | 內容符合教學目標、貼近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內容充實、容量適當。 | 8-10分 | 6-8分 | <6分 |
4 | 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能充分調動學生實訓的積極性。注重能力培養和技能訓練,學生有充分的動手和試講機會。 | 8-10分 | 6-8分 | <6分 |
5 | 實訓步驟緊湊,各階段時間分配合理,效率高。 | 8-10分 | 6-8分 | <6分 |
6 | 實訓過程中指導認真,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進行方法和手段的創新,注意職業素質教育。 | 8-10分 | 6-8分 | <6分 |
7 | 組織科學合理,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訓練。 | 8-10分 | 6-8分 | <6分 |
8 | 教學紀律好,嚴格要求,學生都能認真操作,認真記錄實訓日志,注意安全教育。 | 8-10分 | 6-8分 | <6分 |
9 | 有規范的實訓報告、實訓總結或上課工作頁,教師及時、認真批改、修改,批改、修改率為100%。 | 8-10分 | 6-8分 | <6分 |
10 | 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效果良好,學生能全部掌握實訓內容。 | 8-10分 | 6-8分 | <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