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 2020-06-11 18:35
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機械、電子、輕工、塑料等企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掌握模具設計與制造的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從事模具設計、制造和維修,模具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與生產一線的管理等實際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中技能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應具有以下知識、技能與態度:
1、掌握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工程材料、電工與電子技術的基礎知識,以及具備數學計算能力和數學空間想象能力。
2、具備CAD繪圖的能力和應用模具CAD/CAM軟件的初步能力。
3、具有設計一般冷沖模、型腔模和工夾具的能力。
4、具有編制和實施一般模具制造工藝、冷沖壓和塑料成型工藝的能力。
5、具有壓鑄模、鍛模等其他模具的一般設計能力。
6、具有模具鉗工和一種模具生產主要設備的操作技能。
7、具有模具車間生產和技術管理的初步能力。
8、具有數控加工編程的能力。
9、掌握模具設計與制造、金屬板料、沖壓與塑料成型工藝及其加工設備的基本知識。
10、了解模具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并具備繼續學習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11、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12、具有安全文明生產意識。
13、具有良好的人際交流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客戶服務意識。
14、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以及自我控制與管理能力。
二、學制:
3年
三、招生對象:
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四、課程設置及學時安排
(一)本專業總課時為3031學時。附教學進程表。
(二)本專業主要課程設置為文化基礎課程(597學時),專業核心課程(630
學時),專業技能課程(490學時),專業選修課程(314學時),頂崗實習(1000學時)。
五、就業面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機械、電子、電器、輕工、塑料等行業模具設計,模具銷售,模具助理設計師、繪圖員、模具鉗工、車工、CNC編程加工編程操作員等。
六、主要課程的教學要求
(一) 文化基礎課課程
本模塊理論教學部分包括德育、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與健康等課程。本模塊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項基本素質,為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德育
本課程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人生、政治經濟與社會、哲學與人生四門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及基本觀點的教育、法律知識、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思想道德修養教育。通過學習,在正確分析自身和外在條件的基礎上,確立發展方向,制定發展措施,調整規劃,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設計;初步具備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分析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有關法律知識,自覺遵法、守法;掌握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的有關知識,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能夠運用創業知識,在條件成熟時,自主創業。
2、語文
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顯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谡Z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3、數學
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必學與限定選學內容:集合與邏輯用語、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數列與數列極限、向量、復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通過學習,提高數學素養,培養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空間想象、數形結合、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為學習專業課程打下基礎。
(1)技能與能力培養要求
計算技能:根據法則、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驟,正確地進行運算求解。
計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確使用科學型計算器及常用的數學工具軟件。
數據處理技能:按要求對數據(數據表格)進行處理并提取有關信息。
觀察能力:根據數據趨勢,數量關系或圖形、圖示,描述其規律。
空間想象能力:依據文字、語言描述,或較簡單的幾何體及其組合,想象相應的空間圖形;能夠在基本圖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關系,或根據條件畫出圖形。
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能對工作和生活中的簡單數學相關問題,作出分析并運用適當的數學方法予以解決。
數學思維能力:依據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類比、歸納、綜合等方法,對數學及其應用問題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判斷、推理和求解;針對不同的問題(或需求),會選擇合適的模型(模式)。
第一章 集合(10學時)
第二章 不等式(8學時)
第三章 函數(12學時)
第四章 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12學時)
第五章 三角函數(18學時)
第六章 數列(10學時)
第七章 平面向量(矢量)(10學時)
第八章 直線和圓的方程(18學時)
第九章 立體幾何(14學時)
第十章 概率與統計初步(16學時)
(3)數學在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中的教學方法
數學課程在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中,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出發,要符合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生的認知心理特征,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與保持,學習信心的堅持與增強,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包括思維參與和行為參與,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特別是在空間立體幾何,函數以及平面幾何相關知識,結合模具加工的標準要求進行計算,做到準確無誤。
教師要學習職業教育理論,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了解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知識,熟悉數學在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中的應用,提升教學能力。
要根據不同的數學知識內容,結合實際地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媒體,進行多種教學方法探索和試驗。
4、英語
在初中英語的基礎上,鞏固、擴展基礎詞匯和基礎語法;培養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能聽懂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能讀懂簡單應用文,能模擬套寫簡單應用文;提高自主學習和繼續學習的能力,并為學習專門用途英語打下基礎。
5、計算機應用基礎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處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信息獲取、整理、加工能力,網上交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6、體育與健康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體育與衛生保健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科學鍛煉和娛樂休閑的基本方法,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培養自主鍛煉、自我保健、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意識,全面提高身心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終生鍛煉、繼續學習與創業立業奠定基礎。
(二)專業基礎課程
1、機械制圖
本課程是模具制造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程,主要講授機械制圖、極限與配合知識。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讀圖能力、繪圖技能以及尺寸標注能力。本課程以投影理論為依據,重在讀圖與繪圖基本能力的培養,了解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和以圖表現物體三維特征的能力,為后續課程的學習以及畢業后的工作實踐打下必要的基礎。
2、AutoCAD 、pro/e
本課程是通過學習二維圖樣的計算機繪制方法和三維實體造型技術,掌握計算機繪圖軟件的繪圖方法,繪圖技巧,培養繪圖的邏輯性,達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方法提高設計與開發能力。
3、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會觀察、分析與解釋電的基本現象,理解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會使用常用電工工具與儀器儀表;能識別與檢測常用電工元件;能處理電工技術實驗與實訓中的簡單故障;掌握電工技能實訓的安全操作規范。強化安全生產、節能環保和產品質量等職業意識,養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道德。
4、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具備查閱電子元器件手冊并合理選用元器件的能力;會使用常用電子儀器儀表;了解電子技術基本單元電路的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應用;初步具備識讀電路圖、簡單電路印制板和分析常見電子電路的能力;具備制作和調試常用電子電路及排除簡單故障的能力;掌握電子技能實訓,安全操作規范。強化安全生產、節能環保和產品質量等職業意識,養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道德。
5、可編程控制器及應用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的結構組成、功能特點、工作原理及編程語言、編程方法等。掌握PLC程序設計的一般方法。
6、模具制造技術
(三)專業技能課程
1、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從事機床操作和加工所必需的專業知識、方法和專業技能;通過本課程學習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創新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學生從事本專業工作和適應職業崗位的變化以及學習新的科學技術打下基礎。
2、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
主要內容常用量具,劃線,鏨削、鋸削和銼削,鉆孔、擴孔、锪孔和鉸孔,攻螺紋和套螺紋,刮削和研磨,矯正和彎形,鉚接、粘接和釬焊等知識。
3、CAD/CAM軟件應用
主要學習二維圖形繪制及編輯方法、實體造型的方法、刀具參數的設置方法、各種材料切削用量的數據、刀具軌跡生成的方法、有關刀具切入切出的方法對加工質量影響的知識、軌跡編輯的方法、后置處理程序的設置和使用方法、利用CAD/CAM軟件計算編程節點的方法。
4、數控車削加工與編程技術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機械加工工藝的基本理論和簡單零件數控加工工藝的編制方法,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使學生具備數控加工中設備和工藝設計相關的基礎知識,包括數控加工基本知識、數控加工方法、數控加工工藝、機械加工質量等主要內容,全面掌握操作使用方法。
5、數控銑削加工與編程技術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數控銑床加工程序的編制方法和操作方法,具有制訂數控加工工藝的初步能力,合理使用銑削刀具、正確編制數控程序、獨立加工合格零件的技能,具有編制中等復雜零件數控加工程序的能力;能對數控銑床和工、夾、量、刃具進行合理使用與維護,養成良好的安全生產與文明生產習慣。
6、塑料模具結構與加工工藝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塑料的基本概念、熱塑料的成形加工性能、熱塑料制品設計的基本原則,注射成型模具的基本結構及分類、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設計、澆注系統設計等知識,能夠完成塑料模具的設計任務以及維護等。
7、特種加工技術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訓學生掌握電火花成形加工、電火花切割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正確使用工具、夾具、量具等;具備一定的知識;培養遵守操作規程、安全文明生產的良好習慣;具有嚴細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七、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一)技能訓練。根據各課程實踐教學大綱,提出訓練的任務,組織學生在校內、外實踐過程中進行實際訓練,包括電工電子、數車數銑、金工實訓等技能。
(二)畢業實習及頂崗實習。第5、6學期進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實習中,并在實習中加深專業知識的學習。
(三)社會實踐。在寒暑假或雙休日進行,安排學生到專業相關的單位或公司進行實踐,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本專業前景、行業標準、專業安全知識等的認識,同時也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協作的精神。
八、畢業規定
本專業學生應同時達到以下標準方可畢業:
1、畢業前各科成績必須及格或經補考及格。
2、操行合格。
3、獲得以下專業技能證書的至少一項:
(1)數控加工中心中級工資格證書;
(2)數控車工中級工資格證書;
(3)數控銑工中級工資格證書;
(4)頂崗實習考核合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機械、電子、輕工、塑料等企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掌握模具設計與制造的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從事模具設計、制造和維修,模具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與生產一線的管理等實際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中技能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應具有以下知識、技能與態度:
1、掌握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工程材料、電工與電子技術的基礎知識,以及具備數學計算能力和數學空間想象能力。
2、具備CAD繪圖的能力和應用模具CAD/CAM軟件的初步能力。
3、具有設計一般冷沖模、型腔模和工夾具的能力。
4、具有編制和實施一般模具制造工藝、冷沖壓和塑料成型工藝的能力。
5、具有壓鑄模、鍛模等其他模具的一般設計能力。
6、具有模具鉗工和一種模具生產主要設備的操作技能。
7、具有模具車間生產和技術管理的初步能力。
8、具有數控加工編程的能力。
9、掌握模具設計與制造、金屬板料、沖壓與塑料成型工藝及其加工設備的基本知識。
10、了解模具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并具備繼續學習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11、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12、具有安全文明生產意識。
13、具有良好的人際交流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客戶服務意識。
14、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以及自我控制與管理能力。
二、學制:
3年
三、招生對象:
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四、課程設置及學時安排
(一)本專業總課時為3031學時。附教學進程表。
(二)本專業主要課程設置為文化基礎課程(597學時),專業核心課程(630
學時),專業技能課程(490學時),專業選修課程(314學時),頂崗實習(1000學時)。
五、就業面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機械、電子、電器、輕工、塑料等行業模具設計,模具銷售,模具助理設計師、繪圖員、模具鉗工、車工、CNC編程加工編程操作員等。
六、主要課程的教學要求
(一) 文化基礎課課程
本模塊理論教學部分包括德育、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與健康等課程。本模塊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項基本素質,為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德育
本課程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人生、政治經濟與社會、哲學與人生四門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及基本觀點的教育、法律知識、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思想道德修養教育。通過學習,在正確分析自身和外在條件的基礎上,確立發展方向,制定發展措施,調整規劃,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設計;初步具備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分析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有關法律知識,自覺遵法、守法;掌握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的有關知識,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能夠運用創業知識,在條件成熟時,自主創業。
2、語文
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顯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谡Z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3、數學
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必學與限定選學內容:集合與邏輯用語、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數列與數列極限、向量、復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通過學習,提高數學素養,培養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空間想象、數形結合、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為學習專業課程打下基礎。
(1)技能與能力培養要求
計算技能:根據法則、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驟,正確地進行運算求解。
計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確使用科學型計算器及常用的數學工具軟件。
數據處理技能:按要求對數據(數據表格)進行處理并提取有關信息。
觀察能力:根據數據趨勢,數量關系或圖形、圖示,描述其規律。
空間想象能力:依據文字、語言描述,或較簡單的幾何體及其組合,想象相應的空間圖形;能夠在基本圖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關系,或根據條件畫出圖形。
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能對工作和生活中的簡單數學相關問題,作出分析并運用適當的數學方法予以解決。
數學思維能力:依據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類比、歸納、綜合等方法,對數學及其應用問題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判斷、推理和求解;針對不同的問題(或需求),會選擇合適的模型(模式)。
(2)教學內容與要求
第一章 集合(10學時)
知識內容 | 認知要求 | 說 明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
集合、元素及其關系,空集 | √ | (1)要從實例引進集合的概念、集合之間的關系及運算 (2)通過集合語言的學習與運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3)重點是集合的表示和集合之間的關系 |
||
集合的表示法 | √ | |||
集合之間的關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 √ | |||
集合的運算(交、并、補) | √ | |||
充要條件 | √ |
第二章 不等式(8學時)
知識內容 | 認知要求 | 說 明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 √ | (1)要注意與初中不等式內容的銜接,在復習的基礎上進行新知識的教學 (2)通過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學,培養學生計算技能 (3)重點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
||
區間的概念 | √ | |||
一元二次不等式 | √ | |||
含絕對值的不等式 [ax+b<c(或>c)] |
√ |
第三章 函數(12學時)
知識內容 | 認知要求 | 說 明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
函數的概念 | √ | (1)要結合生活及職業崗位的實例進一步理解函數的概念,引入函數的單調性及奇偶性等知識 (2)通過函數圖像及其性質的研究,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和數據處理技能 (3)重點是函數的概念,函數的圖像及函數的應用 |
||
函數的三種表示法 | √ | |||
函數的單調性 | √ | |||
函數的奇偶性 | √ | |||
函數的實際應用舉例 | √ |
第四章 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12學時)
知識內容 | 認知要求 | 說 明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
有理數指數冪 | √ | (1)有理數指數冪要與整數指數冪知識銜接 (2)通過冪與對數的計算,培養學生計算工具使用技能;結合生活、生產實例,講授指數函數模型,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 (3)重點是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的性質及應用 |
||
實數指數冪及其運算法則 | √ | |||
冪函數舉例 | √ | |||
指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 √ | |||
對數的概念(含常用對數、自然對數) | √ | |||
利用計算器求對數值 (lg N,ln N,logaN) |
√ | |||
積、商、冪的對數 | √ | |||
對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 √ | |||
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的實際應用舉例 | √ |
第五章 三角函數(18學時)
知識內容 | 認知要求 | 說 明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
角的概念推廣 | √ | (1)通過周期現象推廣角的概念;任意角的正弦函數、余弦函數和正切函數的講授要與銳角三角函數相銜接 (2)通過本單元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計算技能和計算工具使用技能 (3)重點是三角函數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正弦函數的圖像及性質 |
||
弧度制 | √ | |||
任意角的正弦函數、余弦函數和正切函數 | √ | |||
利用計算器求三角函數值 | √ | |||
同角三角函數基本關系式:sin2α+cos2α=1、tan α= | ![]() |
√ | ||
誘導公式 | √ | |||
正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 √ | |||
余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 √ | |||
利用計算器求角度 | √ | |||
已知三角函數值求指定范圍內的角 | √ |
第六章 數列(10學時)
知識內容 | 認知要求 | 說 明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
數列的概念 | √ | (1)數列概念的引入、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學習都要結合生活實例來進行 (2)通過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教學,培養計算工具使用技能,數據處理技能和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 (3)重點是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 |
||
等差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 | √ | |||
等比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 | √ | |||
數列實際應用舉例 | √ |
第七章 平面向量(矢量)(10學時)
知識內容 | 認知要求 | 說 明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
平面向量的概念 | √ | (1)平面向量概念的引入要結合生活、生產的實例進行 (2)通過平面向量的教學,培養學生計算技能,數據處理技能和數學思維能力 (3)重點是平面向量的運算及其坐標表示 |
||
平面向量的加、減、數乘運算 | √ | |||
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 | √ | |||
平面向量的內積 | √ |
第八章 直線和圓的方程(18學時)
知識內容 | 認知要求 | 說 明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
兩點間距離公式及中點公式 | √ | (1)要加強本單元知識與工程問題的聯系,使學生體驗解析幾何的應用 (2)通過本單元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 (3)重點是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和圓的標準方程,用坐標法解決直線、圓的相關問題 |
||
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 | √ | |||
直線的點斜式和斜截式方程 | √ | |||
直線的一般式方程 | √ | |||
兩條相交直線的交點 | √ | |||
兩條直線平行的條件 | √ | |||
兩條直線垂直的條件 | √ | |||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 √ | |||
圓的方程 | √ | |||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 √ | |||
直線的方程與圓的方程應用 | √ |
第九章 立體幾何(14學時)
知識內容 | 認知要求 | 說 明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
平面的基本性質 | √ | (1)通過觀察實物和模型,歸納出直線、平面位置關系的判定與性質 (2)通過本單元教學,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數學思維能力和計算工具使用技能 (3)重點是對直線、平面位置關系的判定;柱、錐、球及其簡單組合體的結構特征及面積與體積的計算 |
||
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 | √ | |||
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所成的角 | √ | |||
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與性質 | ||||
柱、錐、球及其簡單組合體的結構特征及面積、體積的計算 | √ |
第十章 概率與統計初步(16學時)
知識內容 | 認知要求 | 說 明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
分類、分步計數原理 | √ | (1)教學中應注重知識講授與試驗、實例分析相結合,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掌握知識 (2)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要注意使用計算器或計算機軟件,培養學生的計算工具使用技能,數據處理技能和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 (3)重點是概率、總體與樣本的概念,用樣本均值估計總體均值,用樣本標準差估計總體標準差,及其運用概率、統計初步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
||
隨機事件和概率 | √ | |||
概率的簡單性質 | √ | |||
直方圖與頻率分布 | √ | |||
總體與樣本 | √ | |||
抽樣方法 | √ | |||
總體均值、標準差; 用樣本均值、標準差估計總體均值、標準差 |
√ | |||
一元線性回歸 | √ |
(3)數學在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中的教學方法
數學課程在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中,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出發,要符合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生的認知心理特征,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與保持,學習信心的堅持與增強,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包括思維參與和行為參與,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特別是在空間立體幾何,函數以及平面幾何相關知識,結合模具加工的標準要求進行計算,做到準確無誤。
教師要學習職業教育理論,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了解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知識,熟悉數學在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中的應用,提升教學能力。
要根據不同的數學知識內容,結合實際地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媒體,進行多種教學方法探索和試驗。
4、英語
在初中英語的基礎上,鞏固、擴展基礎詞匯和基礎語法;培養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能聽懂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能讀懂簡單應用文,能模擬套寫簡單應用文;提高自主學習和繼續學習的能力,并為學習專門用途英語打下基礎。
5、計算機應用基礎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處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信息獲取、整理、加工能力,網上交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6、體育與健康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體育與衛生保健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科學鍛煉和娛樂休閑的基本方法,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培養自主鍛煉、自我保健、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意識,全面提高身心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終生鍛煉、繼續學習與創業立業奠定基礎。
(二)專業基礎課程
1、機械制圖
本課程是模具制造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程,主要講授機械制圖、極限與配合知識。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讀圖能力、繪圖技能以及尺寸標注能力。本課程以投影理論為依據,重在讀圖與繪圖基本能力的培養,了解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和以圖表現物體三維特征的能力,為后續課程的學習以及畢業后的工作實踐打下必要的基礎。
2、AutoCAD 、pro/e
本課程是通過學習二維圖樣的計算機繪制方法和三維實體造型技術,掌握計算機繪圖軟件的繪圖方法,繪圖技巧,培養繪圖的邏輯性,達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方法提高設計與開發能力。
3、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會觀察、分析與解釋電的基本現象,理解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會使用常用電工工具與儀器儀表;能識別與檢測常用電工元件;能處理電工技術實驗與實訓中的簡單故障;掌握電工技能實訓的安全操作規范。強化安全生產、節能環保和產品質量等職業意識,養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道德。
4、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具備查閱電子元器件手冊并合理選用元器件的能力;會使用常用電子儀器儀表;了解電子技術基本單元電路的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應用;初步具備識讀電路圖、簡單電路印制板和分析常見電子電路的能力;具備制作和調試常用電子電路及排除簡單故障的能力;掌握電子技能實訓,安全操作規范。強化安全生產、節能環保和產品質量等職業意識,養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道德。
5、可編程控制器及應用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的結構組成、功能特點、工作原理及編程語言、編程方法等。掌握PLC程序設計的一般方法。
6、模具制造技術
(三)專業技能課程
1、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從事機床操作和加工所必需的專業知識、方法和專業技能;通過本課程學習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創新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學生從事本專業工作和適應職業崗位的變化以及學習新的科學技術打下基礎。
2、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
主要內容常用量具,劃線,鏨削、鋸削和銼削,鉆孔、擴孔、锪孔和鉸孔,攻螺紋和套螺紋,刮削和研磨,矯正和彎形,鉚接、粘接和釬焊等知識。
3、CAD/CAM軟件應用
主要學習二維圖形繪制及編輯方法、實體造型的方法、刀具參數的設置方法、各種材料切削用量的數據、刀具軌跡生成的方法、有關刀具切入切出的方法對加工質量影響的知識、軌跡編輯的方法、后置處理程序的設置和使用方法、利用CAD/CAM軟件計算編程節點的方法。
4、數控車削加工與編程技術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機械加工工藝的基本理論和簡單零件數控加工工藝的編制方法,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使學生具備數控加工中設備和工藝設計相關的基礎知識,包括數控加工基本知識、數控加工方法、數控加工工藝、機械加工質量等主要內容,全面掌握操作使用方法。
5、數控銑削加工與編程技術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數控銑床加工程序的編制方法和操作方法,具有制訂數控加工工藝的初步能力,合理使用銑削刀具、正確編制數控程序、獨立加工合格零件的技能,具有編制中等復雜零件數控加工程序的能力;能對數控銑床和工、夾、量、刃具進行合理使用與維護,養成良好的安全生產與文明生產習慣。
6、塑料模具結構與加工工藝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塑料的基本概念、熱塑料的成形加工性能、熱塑料制品設計的基本原則,注射成型模具的基本結構及分類、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設計、澆注系統設計等知識,能夠完成塑料模具的設計任務以及維護等。
7、特種加工技術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訓學生掌握電火花成形加工、電火花切割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正確使用工具、夾具、量具等;具備一定的知識;培養遵守操作規程、安全文明生產的良好習慣;具有嚴細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七、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一)技能訓練。根據各課程實踐教學大綱,提出訓練的任務,組織學生在校內、外實踐過程中進行實際訓練,包括電工電子、數車數銑、金工實訓等技能。
(二)畢業實習及頂崗實習。第5、6學期進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實習中,并在實習中加深專業知識的學習。
(三)社會實踐。在寒暑假或雙休日進行,安排學生到專業相關的單位或公司進行實踐,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本專業前景、行業標準、專業安全知識等的認識,同時也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協作的精神。
八、畢業規定
本專業學生應同時達到以下標準方可畢業:
1、畢業前各科成績必須及格或經補考及格。
2、操行合格。
3、獲得以下專業技能證書的至少一項:
(1)數控加工中心中級工資格證書;
(2)數控車工中級工資格證書;
(3)數控銑工中級工資格證書;
(4)頂崗實習考核合格。

